|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 |
|
发布时间:2004/12/2
发布地区:达德教育
信息来源:www.dadeedu.com/tj
|
|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念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 传播沟通 公众 (主体) (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活动的主体,即PR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就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13、舆论:在PR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14、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5、与PR相关的两个“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群关系: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16、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及区别: 联系: A.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B.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这也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区别 A.从主体上看,公关的主体是组织,人际的主体是个人。 B.从对象上看,公关的主体是公众,人际的主体是私人关系对象。 C.从内容上看,公关是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和公众事务;人际处理的完全是私人事务。 D.从方式上看,公关强调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而人际则局限于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交流。
17、公关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A.人群关系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内部关系同时也是公关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B.公关也要借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以科学的处理公众关系。 区别: A.公关不局限于组织的内部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而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B.公关除了要管理面对面的群体和个人关系,还要关注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重视其变化和趋势。
(人群关系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公共关系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将人际关系的管理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外部。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1、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2、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早早问世的公共关系的理论书籍。
3、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是公共关系的发端,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4、 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有些公司为了省下广告费,雇佣志人制造新闻来扩大影响,报纸为了迎合读者也乐于发表,这两样的配合就出现了报刊宣传活动。
5、 1903年-1912年,有20000多篇揭丑文章发表,同时还有社论等,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6、 1903年艾维·李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他也是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1906年他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 他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及先驱者,提出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等论述, 使PR的研究上升为带有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7、 1923年,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1928,《舆论》;1952年,《公共关系学》) 他把公共关系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研究,使之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8、1947年,波士顿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美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9、1998年,美公关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涉及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传播核心层、知识核心层、文化核心层。(“普遍原则,特殊运用”、“放眼全球,立足本地”)
10、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并制定了“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在英国成立。 1978年8月,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召开大会,定义了公共关系。
11、80年代开始,美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希尔-诺顿公共关系公司、爱德曼公共关系公司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机构。 1985年,深圳大学开设了PR专科,1994年,中山大学开设了本科。 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 1986年12月,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9年12月,广东省举行了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段。 2000年,全国推行了公关员的职业上岗考试,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已开始走向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1、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2、 收集的信息包括有: 与组织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
3、 辅助决策: A.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B.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C.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D.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4.传播推广: A.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C.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传播推广是PR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关键环节。)
5.协调沟通: A.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B.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协调沟通是PR的根本职责。)
6.提供服务: A.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 B.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7.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处理
8.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形象、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
9.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有效性原则、总体性原则、符号化原则
10.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A.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B.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C.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11.协调关系的意义: A.协调内部关系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B.协调外部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 C.协调内外关系,能够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提供条件。
12.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
13.提高个人素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促使个人观念更新、有助于个人能力提高
14.公共关系的优化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 A.社会互动环境: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 B.社会心理环境
15.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A.公关理论整合化 B.公关实务专业化 C.公关手段现代化 D.公关教学层次化 E.公关地位战略化
16.公共关系职能应用的新趋势: A.市场公共关系的热潮 B.金融公共关系的动态 C.政府公共关系的焦点 D.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沟通与合作的大趋势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与人员
1.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 2.公关机构在组织中的性质和地位: A.性质: 从工作性质上看,公共关系的职能是传播性及沟通性。 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B.地位: 内部:介于管理子系统与其他非管理子系统之间。 外部:对外代表组织,对内代表公众。 3.组织内设公关机构和名称和形式 应用较多的名称:公共关系部、公共事务部、公共信息部、传播沟通部、公共与广告部等 我国政府中的:“新闻办”“信访局”“交际处”“联络处”“对外宣传处”等等 4.组织内部公关机构的模式: A.部门隶属型: 归属于销售部门、归属于广告或是宣传部门、属于联络接待部门、属于办公室等
B.部门并列型: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排列的地位。 C.高层领导直属型:由高层直接领导 D.公共关系委员会:
5.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对内关系、对外关系、专业技术制作
6.内设PR部门的特点: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7.1985年1月美国伟达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首先设立了办事处,同年8月,美国博雅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
8.按业务内部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类型: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单项服务 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为特定行业提供服务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多行业、多职能
10.按经营方式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 A.合作型:与广告公司等合作经营 B.独立型:体现独立经营
11.公关公司的经营范围:咨询诊断、联络沟通、收集信息、新闻代理、广告代理、推介产品、会议服务、策划活动、礼宾服务、印刷制作、音像制作、培训服务等。
12.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 A.客观公正。 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13.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 A.联络会员。 B. 规范本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形象和声誉。 C. 专业培训。 D. 普及知识。 E. 编辑出版刊物。
14. 公关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A. 塑造形象的意识。(核心) B. 服务公众的意识。 C. 真诚互惠的意识。(功利意识) D. 沟通交流的意识。 E. 立足长远的意识。 F. 创新审美的意识。
15.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 A. 自信的心理。 B. 热情的心理。 C. 开放的心理。
16.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 A. 基本理论知识 B.基本实务知识
基本能力: A. 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B. 良好的组织能力 C. 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D. 敏锐的观察能力 E. 自控和应变能力 F. 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G. 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
1. 公众: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公关对象的总称)
2. 公众的四项基本涵义: A. 公众是公关主体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B. 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 C. 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等联结起来并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D. 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3. 公众的基本特征: A. 整体性。 B. 共同性。 C. 相关性。 D. 多样性。 E. 变化性。
4. 组织分类与公关目标和对象: A. 互益性组织:(各种党派团体、组织)重视组织内部成员的利益和目标。 B. 营利性组织:(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与其所有者(投资者)及顾客建立良好关系。 C. 服务性组织:(公益学校、医院等非营利)服务对象及资助者保持稳定关系。 D. 公益性组织:(政府部门、公安等)社会各界
5.组织的分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竞争性与独占性。
6.同一类组织有不同的公众: A.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B. 目标公众或优先公众。 C. 组织的具体目标公众对象。
7.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包括组织内部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 外部公众:指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
8.同一类型公众有不同标准的分类: A. 按内外对象: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B. 按组织结构: 个体公众:以个体形式与公关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 组织公众:以组织或团体形式与公关主体交往的公众对象集团。 C. 按关系的重要程度: 首要公众:决定组织生死及成败的公众。 次要公众:对组织的生存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 D. 按稳定程度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E. 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 顺意公众:持赞成、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 逆意公众:持否定及反对态度的公众。 边缘公众:中间态度,观点不明确。 F. 按价值取向: 受欢迎的公众:主动对组织表示兴趣和沟通意向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对组织构成潜在或额外压力和负担的。 被追求的公众:符合组织的需要,但对组织不感兴趣。 G. 按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 非公众:与组织无关,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 潜在公众:由于潜在问题而形成的潜伏、隐患或未来公众。 知晓公众:向组织提出有关权益要求的。 行动公众:对组织构成压力,迫使组织采取行动的。 H. 按公众之间的决定性区别: 消极公众:(非公众、潜在公众)被动接受组织信息,不对组织施加影响。 积极公众:(分为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重要目标,知晓并关心组织。 (赌金持有人: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
9.目标公众分析:内部公众、社会区公众、顾客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名流公众 国际公众
10.搞好内部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A. 组织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强内聚力 B. 组织要通过全员公关来增强外张力
11.建立好社会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公众: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管理部门、地方团体及周边居民。 A. 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 B. 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
12.建立良好顾客公众有目的和意义: 顾客公众:购买、使用本组织产品的个人或组织。 A. 能够为组织带来直接的利益 B. 体现组织正确的经营观念和行为
13.与新闻媒介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A. 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 B. 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14.与政府公众保持良好沟通的意义和目的: A. 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认可和支持 B. 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管理环境
15.与名流公众保持良好的目的和意义: A.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 B.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 C. 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声望
16.发展良好国际公众的目标及意义: A. 为对外开放服务 B. 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促进组织形象的国际化
第六章 公众心理分析
1.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2.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偏见。
3.知觉的选择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为了清晰地反映对象,人们从许多事物中自觉地或不自觉的选择知觉对象的心理过程。
4.知觉选择性受客观及主观因素所制约: 客观因素: A.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B.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C. 对象的组合 主观因素: A. 需要和动机 B. 兴趣 C. 性格 D. 气质 E. 经验知识
5.知觉的偏见: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或歪曲印象的心理过程。
6.产生偏见的几个方面: A.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 B. 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 C. 晕轮效应:一种片面的知觉。 D. 定型作用:(刻板印象)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
7.需要:人对特定目标的渴求与欲望,是推动行为的直接动力。
8.1943年,(美)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并在《动机与人格》中作了进一步阐述。
9.需要的五个层级: A. 生理的需要 B. 安全需要 C. 社交的需要 D. 自尊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优势需要决定行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当优势需要获得满足后,它的动力作用随之减弱,高一级的需要才处于优势地位。)
11.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影响,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等。
12.态度的结构: 认知(态度形成的基础) 情感(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 意图(态度的外显因素) (行为以态度作为内在动力)
13.态度的特性: A. 态度的社会性 B. 态度的针对性 C. 协调性 D. 稳定性 E. 两极性 F. 间接性
14.影响和改**度的因素: 分为两种:一是态度的一致性改变。(量的改变) 二是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质的改变) A. 社会因素 B. 团体因素 C. 宣传因素 D. 个性因素:个性倾向性因素、个性心理特征 E. 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总之,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上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结果。客观因素是外因,以社会因素为主,主观因素是内因,以思维和个性倾性因素为主。)
15.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他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16.流行: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指许多人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方式在短期内随处可见,从而导致连锁性的感染。
17.流行三方面的涵义: A. 是人对某种生活方式的随从,涉及范围广。 B. 相当多的人去随从。 C. 在一定时期内的,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
18.流行的特点: 新奇性、时效性、周期性、两极性
19.人们追求流行的五种类型: 先驱者、早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落伍者
20.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A. 从众与模仿 B. 求新欲望 C.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D.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21.流言:是无任何确切根据,而在人群当中相互传播的和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22.流言的类型:愿望流言、恐怖流言、攻击流言
23.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A. 一般性:将内容压缩到具体细节,流失许多信息,使人感到一般化。 B. 强调:突出其具体细节。 C. 同化:接受者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理解其内容,将其认为合乎罗辑的接受下来。
24.流言的制止: A. 建立流言研究机构 B. 及时制止
25.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四个因素: A. 必须有一个问题 B.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C. 意见中有某种一致性 D. 这种一致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舆论的特征: A. 作为一种公众意见,是被多数人赞成的。 B. 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等问题。 C. 本身含有合理性 D. 是有效的。 E. 不是政府的意见,是民众的呼声。
26.舆论的结构(三要素): A. 舆论对象:大家关心的,公众认真对待的社会事件。(两个特点:功利性、新异性;四种形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 B. 舆论主体:公众(特点:有共同话题; 参与议论过程;自发性与松散性;层序性。) C. 舆论本身:意见(包含三种成份: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27.舆论的作用: A. 制约与监督的作用 B. 舆论的鼓动作用 C. 指导作用
28.价值观: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和主次之分,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29.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 A.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B. 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C. 周围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影响。 D.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30.从众心理: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主观原因是不愿意被孤立,客观原因是外来的影响和压力。)
31.逆反心理: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的脱离习惯的思维,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32.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A. 对自由的期望 B. 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C. 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D. 是否会影响到其它自由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7-9章)
2003-8-29 10:49:08 北京自考热线 sunny_rain 阅读458次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过程
1.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2. 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 A. 增强PR工作的系统性 B. 提高PR工作的可控性 C. 加强PR工作的预测性 D. 促进PR工作的成熟性
3. PR四步工作法:PR调查 PR策划 PR实施 PR评估(计划性、整体、系统)
4. PR六步工作法:估计形势 确定目标 确定公众 选择媒介 编制预算 评估
5. PR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因素:环境因素、主体因素、传播技术因素
6.组织自我形象: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是一个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在动力、方向、目的和标准。(调查的第一个环节)
7.自我形象的分析内容: A. 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B. 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C. 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D. 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8. 组织实际形象: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9. 实际形象分析的三个步骤: A. 公众辨认与分析 B. 组织形象地位测量(知名度、美誉度) C. 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10.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11.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两者的关系: A. 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社会效果。 B. 美誉度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12. 组织形象地位四限图: 高美誉 (高美,低知;较稳定) ⅠⅡ(双高,最佳,但美誉度压力较大) ◎ ◎ ※ 低知名 高知名 Ⅲ Ⅳ ◎ ◎
(不良状态,提高美誉度) (恶劣状态,先降低知,再提高美) 低美誉
13.组织实际形象分析:通过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了解组织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析实际形象状况。(PR调查的第二个环节)
14.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间的差距,指明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15.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八个) A. 产品形象 B. 管理形象 C. 人员形象 D. 环境形象 E. 文化形象 F. 社区形象 G. 标识形象 H. 媒介形象
16.组织形象规划的基本特征:(三个) A.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主观性:组织上:自身形象塑造的主体。公众上:是组织形象认知与评价的主体。 客观性:组织上:是客观实在的,是第一性的。公众上:总体上是客观的评价,有制约性。 B. 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 统一性:组织上:形象要讲究整体效果。公众上:要求组织形象的一致性。 差异性:组织上: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公众上:要求组织形象有鲜明的针对性,突出。 C. 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 恒定性:组织上:人员、产品、政策等相对的稳定性及连贯性。 公众上:形象的形成是逐步形成的,形成之后便会具有稳定及长期的影响。 变通性:组织上:人员、产品、突出事件等发生,会引起形象的变化。 公众上:重要公众的变化会促使组织形象的改变。 17.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确定本组织在目标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 A. 概括各类公众要求中的共同点,制定一般目标,设计总体形象。 B. 注意分析特定目标公众的特殊要求。 确定组织的主要公众对象,是制定PR特定目标的前提。
18.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 A. 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B. 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C. 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19.制定公共关系计划与方案的原则: A. 实用性与可行性 B. 重点性与平衡性 C. 科学性与灵活性 D. 连续性与衔接性 E. 创新性与独特性
20.年度PR工作计划的内容: A. 具体目标和活动主题 B. 根据目标和主题设计的活动项目和传播计划 C. 每一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涉及的媒介和目标公众 D. 实施时间和预算 E. 组织、人员、职责及分工 F. 预计效果
21.PR项目具体方案的内容: A. 项目名称及目标、宗旨 B. 项目负责人、实施者及各自的职责 C. 程度设计和时间表 D. 涉及的人员及必要的分析 E. 媒介、设备、外部环境等 F. 经费预算、测评及考核方法等
22.PR预算的编制方法: A. 按销售量抽成法 B. 目标作业法
23.预算的基本构成: A. 劳务工时报酬 B. 行政办公经费 C. 专业器材和成品制作费用 D. 广告及媒介宣传费 E. 实际活动费 F. 赞助费(公益)
24.PR策划流程:(PDCA) 计划(PLAN) 实施(DOING) 检查(CHECK) 总结(ANALYSIS)
25.选择和应用传播沟通媒介的原则: A. 联系目标原则 B. 适应对象原则 C. 区别内容原则 D. 合乎经济原则
26.PR活动划分: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不平衡模式、双向平衡模式
※ 新闻代理模式:认为PR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组织在大众传媒上获得良好的宣传。 ※ 公共信息模式:把公共关系看作是信息的公布,即选择真实而对组织有利的信息传播给公众。 ※ 双向不平衡模式:运用调查研究来帮助组织设计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使战略公众按组织所需的方式行事。 ※ 双向平衡模式: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沟通来处理冲突,并与战略公众采取相互理解与合作的态度。(最合乎道德的PR方式)
27.PR活动的业务方式: A.宣传型公关: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信息,影响公众,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B.交际型公关: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C.服务型公关:以实际的服务行为作为特殊媒介,吸引公众,获得好评,使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组织的社会信誉。 D.社会活动型公关:以组织的名义发起或参与如公益、环保、教育等社会性活动,扩大组织的整体影响。 E.征询型公关:运用收集信息、社会及民意调查、舆论分析等信息反馈手段,了解民意,把握动态,监测环境,为决策提供咨询。
28.PR活动的行为方式: A.建设型公关: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采用高姿态的传播方式,打开局面,扩大影响。 B.维系型公关: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维系并稳定好已建立的关系,采取一种持续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保持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C.防御型公关:用于组织出现潜在危机的时候,应采取以防为主的策略,重视信息反馈。 D.进攻型公关: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创造新局面。 E.矫正型公关:适用于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时,为了尽快挽回信誉,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29.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 指以本年度的公关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将一年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和计划相比较,就公共关系各层次的目标及计划的实现程度和存在差距,提出总结报告。
30.公共关系社会效益评价: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就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活动事项作出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报告,用一定的货币量来反映和衡量公关的社会效益。
31.新闻舆论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 A.新闻报导量的分析 B.新闻报导质的分析 C.新闻报导时机的分析
第八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A.谁传播(WHO)――控制分析 B.传播什么(SAY WHAT)――内容分析 C. 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媒介分析 D. 向谁传播(TO WHOM)――对象分析 E. 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效果分析
2.把关人(守门人):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德,库尔特·卢因)
3.两级传播论:认为大众媒介对受众具有一击中的的“魔弹”效果或类似药到病除的“皮下注射”的效应。(美,拉扎斯菲尔德)(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4.受众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5.选择性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几个因素:对比、强度、位置、重复、变化
6.选择性理解: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意义解释和理解。 (影响理解的三个方面:需要、态度、情绪)
7.选择性记忆:人们只记忆有利的信息,而容易忘记其余的信息,指这种记忆上的取舍。 (三个阶段:输入、储存、输出)
8.议题设置论的两个观点: A. 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 B. 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9.文字传播媒介: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 特征:记录性、扩散性、渗透性、准确性
10.报纸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A. 传播面广 B. 传播迅速 C. 具有新闻性 D. 文字表现力强 E. 便于保存和查找 F. 费用低
劣势: A. 时效短 B. 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 C. 理解能力受限 D. 色泽差,缺乏动感
11.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和弱点: 优势: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弱点: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12.电子媒介:指运用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等。 特征:时效性、远播性、生动性、技术性
13.广播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传播面广、迅速、感染力强、多种功能 弱点:效果稍纵退逝,储存性差、线性传播方式、没有文字和图像
14.电视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 A. 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 B. 纪实性强,有现场感 C. 传播迅速,影响面大 D. 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弱点: A. 储存性差,难以查询。 B. 受时间顺序的限制 C. 成本高
15.INTERNET的传播特征: A. 范围广泛 B. 超越时空 C. 高度开放 D. 双向互动 E. 个性化 F. 多媒体 G. 低成本
第九章 实务(上)
1.公关调查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A.组织所处的环境 B.面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动态 C.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矛盾及成因 D.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
2.公关调查的方法有:民意测验、公众代表座谈会、资料分析等
3.民意测验:由专业公关机构,长期应用并研究改进后科学化了的公关调查方法。 步骤: A. 确定调查目标和公众对象 B. 抽样 C. 设计问卷 D. 实施调查 E. 整理资料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优点: A. 广泛获得公众信息,以制订或调整公关政策 B. 科学性强,简便,准确度高 C. 便于整理统计
4.抽样的方式: 随机抽样:(方法) A. 间隔随机抽样 B. 分层随机抽样 C. 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 整群抽样 配额抽样:
5.问卷的设计形式:封闭式(主要的)和开放式 封闭式的主要形式: A. 两项选择 B. 多项选择 C. 对比选择 D. 排序选择 E. 意见程度选择 注意的事项: A. 问题不宜过多(不超过30个) B. 问题简洁、准确、易懂,不带引导性和强迫性 C. 顺序按类型、逻辑关系、心理等合理安排
6.实施调查的几种方法: D. 面访调查 E. 通讯调查 F. 电话调查 G. 深度调查
7.公众代表座谈会的程序:确定议题、选择与会代表并印发通知、 举行、整理分析情况并总结
8.新闻传播的三种方式: A. 撰写新闻资料或新闻稿,送交新闻单位发表 B. 策划新闻事件,吸引新闻单位报道 C. 召开新闻发布会
9.写好新闻稿的三个要点: A. 结构:导语和事实两部分 B. 导语的写作:概括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C. 背景材料的运用
10.新闻五要素:when where what why who
11.制造新闻(策划新闻):指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制造热点,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
12.新闻发布会:组织将消息告知记者,再通过其所属的大众媒介告知公众。 环节: A. 确定主题 B. 确定邀请对象 C. 会前准备 D. 主持会议 E. 收集反馈信息
13.庆典:隆重的庆祝典礼。 14.展览: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等来展现成果或问题的一种宣传方式。
15.赞助:组织举办的一项社会活动,获得的社会各界钱财或物质上的援助。
16.社会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对企业的好感。
17.公关危机的三种形态: 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组织自身原因引起的 类型: A. 严重的内部事件 B. 工作失误 C. 决策失误 D. 纠纷事件 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非预见性、外在因素引起的 类型: A. 不可抗力的重大伤亡事故 B. 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 C. 外来的故意行为 失实报导引起的危机:新闻部门的报导失实 类型: A. 失实和不全面的报导 B. 曲解事实 C. 报导失误
18. 危机的处理对策: 预防危机: A. 灵敏的预警系统 B. 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 C. 模拟准备 危机处理过程: A. 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 B. 情况调查,收集信息 C. 成立专业机构,制订对策 D. 确定新闻发言人 E. 迅速、扎实、全面开展工作,安抚受害者 F. 认真做好准备,切实改进工作
第十章 实务(下)
1.礼仪:指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
2.需要注意礼仪的场合: A. 见面与介绍 B. 探访与接待
3. 公关广告:带有广告特征,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行为。
4.公关广告的类型: A. 形象广告: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B. 公益广告: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 C. 观念广告: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以试图改变公众的看法、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D. 响应广告: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一种广告。
5.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 A.直接性 B.随时性 C.双向性 D.反馈性 E.情感性 F.主观性 6.演讲的三大要素:演讲者、演讲内容、听众
7.演讲传播的优势: A.较强的劝服效果 B.有效的信息交流 C.表现力较强 D.有助于提高声望 E.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 F.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
8.会议: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有领导、有控制的集会,有关人士围绕一个主题发言、提问、答疑等方式,交流信息,交换意见,讨论并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A.召开会议的现实需要 B.明确目标和主题 C.做好准备工作 D.引导会议的顺利进行 E.可策划配套宣传活动,以突出意义和加强影响。
9.谈判:指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磋商,交换意见,寻求解决的途径和达成协议的过程。 六个阶段:导入-概说-明示-交锋-妥协-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