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07/3/30     发布地区:达德教育     信息来源:www.dadeedu.com/zj    

国家税收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B  5.C  6.B  7.A  8.D  9.C  10.D  11.A  12.C  13.B  14.A    15.C  16.A  17.D  18.D  19.B  20.C  21.D  22.B  23.C  24.D  25.B
 
二、26.ABCDE  27.CDE  28.BCD  29.BCD  30.BC
 
三、31.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各种税法都明确规定了税款的交纳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确定纳税期时应考虑:
     (1)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来决定。如农业税,考虑到农业的收获季节,夫定分夏秋两季征收。各种所得税,以年所得税为征税对象。
    (2)根据纳税人交纳税款数额的多少来决定。交纳税款多的纳税人,纳税期限核定短些;反之,纳税期限核定长些。
    (3)根据纳税行为发生的情况,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次数为纳税期限,实行按次征收。
    (4)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防止偷漏税,在纳税行为发生前预先交纳税款。
 
32、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多少。一般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仓造的社会财富多,人均国民收入也就高,负税能力就强;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均国民收入也就低,负税能力就弱。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均国民收入也就低,负税能力就弱。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税收负担率也会不同。
 
33、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承受者,即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收活动的全过程,即从税收课征到税负的最终落实,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税收冲击、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这三个环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谓税收冲击,是指国家征税就会对纳税人产生的税收冲击。税收活动过程以税收冲击为起点,国家对纳税人征税,一部分国民收入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纳税人的利益受到税收冲击,他就会想方设法将税负转嫁出去,如果顺利的话,这一税负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的结果,就造成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使纳税人所纳的税款的最终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找到了最终负担点,这就是税负归宿。显然,这三个环节中的关键锨负转嫁。税负转嫁是归宿前的一种运动,是一个对税收负担进行再分配的过程,是通过一次或多资的转移,把税收冲击则是税收活动全过程的起点。
 
34、当时建立的我国工商税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税种,多次征”。
 
35、“在保持原税负的前提下,合并税种,简化征税办法。”
 
四、36.解:(1)甲全年收入为1500元,按15%税率征税:某甲应纳税额=1500X15%=225元;乙全年收入为8000元,按25%税率征税:某乙应纳税额=800X25%=2000元。
     甲应纳税额=8000X25%=2000元。
    (2)使用全额累进税率,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位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现象,使税收负担极不合理。
    例如:丙年收入20000元,丁年收入20001元,求各自应纳税额是多少?
    解:看上表,20000元适用税率30%,20001元适用税率40%
    丙应纳税额=20000X30%=6000元
    丁应纳税额=20001X40%=8000.4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丁取得的收入仅比丙多1元钱,却要比甲多纳税2000.4元,税负是极不合理的.这个问题,.可以用超额累进税率来解决.
 
37.该学校应该缴纳牧业税.
    缴纳牧业税税额=(3.5+1)X3%=0.135(万元)
 
38.7800X100%X8+9300+100X20X50%X8+200X2X200%X8=70800(元人民币)
 
39.1999年:(1400-160)X15%=186(万元)
     2000年 :1200X15%+(240-160)X30%+(160X15%)=228(万元)
 
五、40.(1)税收对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调节。
     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保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相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无论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严重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封闭经济状态下,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为:
    总需求=总供给
    投资+政府支出=储蓄+税收
    国家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
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国家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使消费增加,使企业增加投资,从而总需求水平上升,以助于克服经济衰退。或者,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居民消费和促使企业投资,提高总需求水平来克服经济衰退。
(2) 税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税收对投资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投资的目的总是在于取得收益,根据收益取得的风险程度不同,可以将投资区分为安全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就安全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而言,税收对这些投资收入处理方式不同而引起资本向不同方向的流动。
从各类风险性投资来看,资本总是向那些风险小收益大的地方流动。有些投资风险大,但预期收益也很高,人们还是乐于投资的,这期间,税收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税收对投资的优惠处理,不仅会使投资的风险性减少,而且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利益,也必然使投资投向这些行业或部门。
      投资者投资以谋求量大的利润为唯一目的,这种仅凭获利动机而驱使的资源流动对国家对整个社会来进行配置。税收对部门之间资源流动的影响,主要在于部门之间的税负不同而引导投资者资本的投入或取出。有些行业私人是不愿投资的,税收可以采取某些特惠措施吸引资本流入,甚至采取负税(补贴)方式。税收对地区间资源流动的影响也在于地区之间的税负不同来引导资本投入或补助,以使地区经济发展平衡。一些国家的经验也证明,通过财政税收手段使不发达地区发达起来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不同税收对资本投资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因些,政府应该充分运用税收手段,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维持投资水平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 税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
      财富的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占有决定的,在这种条件下,由于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不同,财富分配必然是贫富悬殊,极不公平。这是一个十分亚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以调整,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一些。公平分配财富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因为在存在私有制的情况下,私人财产是不可分侵犯的,同时采取这种办法对生产、就业也会有所影响,所以只能采取一种较温和的办法,即征税,通过税收制度来影响分配。
      由于税收的税率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因而它们对公平分配财富具有不同的效果,人头税是一种定额税,人人有份,实际上与不均税对均衡财富无所差别,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最不公平的税收形式之一。累退税是一种收入越高、税率越低、纳税越少的税制,这种税不但不能平均财富,反而更加剧了财富的不平均,也是一种很不公平的形式,因此上述两种形式一般不为各国所采用。同它们相比,比例税和累进税具有公平分配财富的作用,累进税更为有效,因为纳税人财富越多,他们应交纳的税也越多,他从总财富中应拿来出交给国家的份额也就越大,相反,收入不多,税率就低甚至免税,自已保留着更大的份额。这样,就全社会范围来看,财富的分配是趋于公平的。
各国实行的是多种税并存的税收制度,各种税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认为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由于都具有累进性质,对于财富的分配,有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而消费税、盐税等间接税,大多具有累退性质,对于财富的分配,有培加不平均的趋势。国家应当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加以调整,确定一个合理的税制,使社会财富分配趋于公平。
 
41. 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是指征税对纳税人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反映在税收对纳税人的劳动投入、储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税收的经济影响一般通过两个基本效应来发挥其作用,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征税导致了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从而产生对纳税人的影响。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机会成本而产生的影响。
     (1)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税收对纳税人劳动投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发挥其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直接减少纳税人劳动投入后的收益,从而发生了上面所说的收入效益和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劳动收入的征税,不仅使得劳动的收入减少,而且也降低了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由于劳动收入的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也随之减少(税收的收入效应人个人在劳动投入的决定时就不得不因此而增加劳动投入,以此来弥补由于征税而损失的个人收入,增加自已的总收益。同量,由于劳动和闲暇这两个“商品”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税收的替代效应人使得纳税人在两种商品的选择上更加倾赂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闲暇,而减少对劳动的投入。
对个人劳动征税所带来的总效应是增加了纳税人对劳动的投入还是减少了对劳动的投入,取决于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税制的形式。一般来说,在个人收入较高的前担下,税收产生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人们更愿意选择减少劳动的投入;税制的累进程度越大,税收的替代作用越明显,人们对闲暇的喜好程度就越来越大。
    (2)税收对储蓄的影响。储蓄是把个人的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以便在未来得到满足的活动,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也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完成的。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税收对领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对比。一般地,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其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的高低。
     (3)税收对消费的影响。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从用途上看,可分为消费和领土,纳税人用于消费的收入额等于纳税人的总收入减去用于储蓄的部分后的余额。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实际同税收的储蓄效应是反向的,增加储蓄的效应就是减少消费的效应,减少储蓄的效应就是增加消费的效应。
      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商品税的形式来实现的,税收对某种商品征税后,将影响此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消费者商品的抉择,这实际上是税收替代效应的一种典型表现。由于政府对某些商品课税之后,这些商品相对于其他未被课税商品的价格就因课税而发生了上涨,从而造成了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了此类商品的购买量,相应地增加了非税商品的购买量,实现了非税商品对被课税商品的替代。一般讲,对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征税,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对需求弹性较商的商品征税,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会比较明显。
      (4)税收对投资的影响。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从形式上看,包括实际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由于实际项目投资是资本形成的先决条件,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些,主要探讨税收对实际项目投资的影响。
      投资取决于投资收益的多寡程度,投资收益高,投资意愿就必然会随之上升;而投资收益较低,则投资意愿会随之下降。纳税人投资的最根本目的是赚取投资利益。因此,只有投资利润存在,纳税人就会不断地追加投资,直到投资利润为零为止。对投资征税后,由于投资的收益率就会因征税而降低。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减少了纳税人的投资净利润,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抑制了纳税人进行投资的意愿,直接减少纳税人对投资的投入,并最终减少总的投资额。
     税收还会影响投资的结构。如果税收对各种不同的投资项目采取统一的税收政策制度,那么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而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投资方向只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如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制度,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不同的投资项目,在税率、课税依据、税收优惠等方面规定不统一,就会造成各投资项目在税收负担上的不同一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就会将资金投入到税负低的行业或部门,向税负高的行业或部门投资的意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投资由税负高的行业流向税负低的行业,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结构。
 


日期:2007/3/30
编辑:达德教育
来源:www.dadeedu.com/zj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相关链接: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1848公务员制度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00318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5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00182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00147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答案   [2014/8/15]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   [2014/8/14]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试题答案   [2014/8/14]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00181广告学(一)试题答案   [2014/8/14]
2011年广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答案   [2012/2/16]
2010年广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答案   [20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