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课内容(重点、难点)


发布时间:2004/6/16     发布地区:达德教育     信息来源:www.dadeedu.com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概念部分(名词解释、单选、多选)
(一)单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的对象。P1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P11
1.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研究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4.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生产力 P12
定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他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它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最根本作用。
2.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四)生产关系 P13
1.定义: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2.内容:狭义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有必要指出,政治经济学不仅考查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中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上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而不仅是生产过程。 
3.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①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②分配、交换、消费也不是单纯对决定的消息因素,而是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
(五)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P16-17
1.经济规律的定义: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控制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3.经济规律又自己的特点:
①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②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
③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六)单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P17
(七)单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点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P10

简答题:
一、简述生产力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简答题不需要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名次的概念)
答:
1.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
2.人的因素的作用:人的因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3.物的因素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试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二、简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答题时主要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两个因素,即人的因素及物的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答:
1.强调科技是生产力并不是说科技是以生产力两个因素并列的第三个因素,而是从科技对生产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和渗透这一角度来讲的。科简答题二、学技术是成为第一生产力
2.新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
3.科学技术可以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人劳动对象日益优化。
4.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的过程,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论述题:
一、论述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经济规律的定义及其客观性:
1.经济规律的定义: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控制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他的要求办事。但是,承认经济规律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相反正因为经济规律既有客观性,人们便可以了充分便可一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①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②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者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良好的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二、论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规律。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定义:
①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②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他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它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二)生产力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地说表现在两方面:
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决定和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概念部分(名词解释、单选、多选)
(一)商品 P27
1.定义: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2.成为商品的三个条件:
①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对人有用的。
②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一般是人们付出劳动的产品。
③有用的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满足他人和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即必须用于交换。
(二)商品经济 P27-28
1.定义: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三)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P31-P33
1.使用价值:
①定义: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物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③使用价值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交换价值定义: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3.商品的价值
①定义: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经济关系。
③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和交换价值是相互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们构成了商品的二因素。
(四)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P34
1.具体劳动
①定义: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②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③多选:区分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劳动对象、操作方法、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以及劳动的成果来划分的。
2.抽象劳动
①定义: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②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
(五)商品的价值量 P36-37
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多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 
①由商品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②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所决定。
(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P38
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定义P38
①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②复杂劳动是只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复杂劳动表现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
单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七)劳动生产率 P38
1.定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2.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①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便,从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②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括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八)P39
多选:简单商品经济就是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它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四、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单选:自然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九)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P46-52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多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价值尺度
①定义: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货币能够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和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⑤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做价格标准。
4.流通手段
①定义: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②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③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④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数量的规律。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流通待售的商品数量越大,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反之,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少。
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价格水平越高,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反之,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反之,需要的货币数量就越少。
二两个因素的乘积便是商品价格总额。
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同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流转次数。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呈正比变化,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成反比变化。
P49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⑤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作为国家法定的货币来流通。
⑥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⑦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一直就会贬值势必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这种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
⑧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是商品交换分解为买和卖两个过程,打破了商品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导致买和卖有可能相互脱节,使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
5.贮藏手段
①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存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其重要形式是现实的和足值的货币,如金属货币或贵金属。
6.支付手段
①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偿还债务,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税款时所行使的职能。
②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扩大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经济危机爆发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7.世界货币
①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就是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②充当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必须是贵金属。某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这些国家的纸币常被称为硬通货。 
(十)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2.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一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一价值为基础。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简答题
一、简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
(一)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因而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二)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二、简述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一)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二)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1.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便,从而平均到单位产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
2.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3.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括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论述题
三、试述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二)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一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一价值为基础。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上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价值规律的这一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而实现的。
①当某种商品因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上涨,生产这种商品就比较有利可图,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转投到这个生产部门。
②当某种商品因为供过于求而导致价格下降时,生产这种商品的利益受损,甚至无利可图,生产者就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抽出,转移到别的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去,价值规律就是这样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③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盲目的、事后的、自发的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①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照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就可获得较多盈利;反之,不能盈利,甚至亏本。
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大发展。
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要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方法保守秘密,阻碍新技术的推广,从而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的生产者的分化
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都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在这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者的这种分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概念部分(名词解释、单选、多选)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P65-67
1.资本总公式:G-W-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过程的结果,只能是价值形式的转换,而不会引起价值量的变化。而资本总公式通过流通过程,使价值量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P65
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2.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劳动可以形成新的价值,但一份劳动只能形成一份价值,而不能在此之外实现价值自行增殖。剩余价值的产生,即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攻势矛盾的条件。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P66-67
(四)劳动力商品理论 P66-67
1.定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
①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它必须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他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它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五)多选:P67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及价值增值的过程。
单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六)剩余价值 P69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儿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一点,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符号用m表示。
(七)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P69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多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包括两部分: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八)资本的本质 P70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包括厂房、机器、原材料、制成品和货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天然就是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当它们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是资本。所以,资本在本质上都是人和人之间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关系。
(九)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P73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了等价的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包括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因而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称之为可变资本(v)。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不变资本仅仅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条件,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它也为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准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应该是剩余价值率。
(十)剩余价值率 P73
1.定义: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如果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m'=m/v。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这两个公式都可以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十一)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 73-74
①定义: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而这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就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②工作日长度的变动界限: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
a、生理因素必须短于一昼夜的自然长度——24小时;
b、道德因素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
2.相对剩余价值 P75
①定义:相对剩余价值是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前提: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商品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③超额剩余价值 P75: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先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是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然按社会价值出售,这个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它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十二)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P78
2.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P78-79
①计时工资就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②计件工资就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和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P80
①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
②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③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但从长期来看,仍然呈提高的趋势。
(十三)再生产 P80-81
1.定义: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2.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分为简单再生产和多大再生产。
①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便的再生产,即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只够补偿在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②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即新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中已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外,还有多余的物质资料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十四)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P81
1.单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特点应该是扩大再生产。
2.定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十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定义 P83: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有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再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十六)资本积累 P83-86
1.定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2.多选: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价格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4.多选:资本积累的速度与规模也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
①对劳动力的了剥削程度;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所使用的字的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增大;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由两方面原因(动因)决定:
①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②资本主义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十七)资本有机构成 P86-87
技术构成定义:反应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2.价值构成定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3.关系: P6
①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的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即由于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和与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
③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量的增大。 
(十八)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个途径来实现的。P87
1.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是指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
2.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竞争->吞并,信用->股份)
(十九)相对过剩人口定义和实质:P88-89
1.定义和实质:相对过剩人口,亦即失业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失业或半失业人口,其实质是相对过剩,即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
2.作用:相对过剩人口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统制和剥削。
3.多选: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三种形式 
①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
②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
③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
(二十)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P89-90
1.内容: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和生活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依靠经济救济的贫困境地。
2.意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确是无产阶级失业,贫困的积累。这一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与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二十一)资本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社会经济条件:
①有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他们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②大量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2.实质: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运用一系列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并使他们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所以叫做资本原始积累。 简答题:
一、简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即他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剩余价值率。
(二)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工作日数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时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简述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这两种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的。
(二)区别:
1.个别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直接目的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所有的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提高剩余价值率的结果,使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现实。
2.超额剩余价值只有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所有资本家都能获得的。 
3.超过剩余价值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相对剩余价值是长期而稳定的。

三、简述(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意义。
1.资本家用来购买追加劳动力的资本,不过是他上一次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由于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资本,在购买劳动力并成为工人的消费基金以后,不但要由工人在生产中把它补偿起来,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说,资本家不仅无偿地占有了工人过去创造了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新的剩余价值。
结论:劳动力的不断买卖只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四、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一)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
1.由于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积累而实现的,因此,随着单个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由众多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2.由于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速度的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二)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
1.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他们可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
2.资本集中的结果,可以获得巨额剩余价值和超过剩余价值,从而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和集聚。

论述题:
一、试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二)资本生产过程首先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是属于资本家的,因而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是在资本家严密监视下进行的;
2.劳动的成果和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价值的增殖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如果劳动时间仅仅持续到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那还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但如果超过这一点,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就产生了。可见,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儿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符号用m表示。

二、试述(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定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在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些重要特点,
首先,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即可辨资本,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好像工资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好像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其实,只要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不断重复的在生产过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工人靠自己养活了自己,同时又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养活了资本家。
其次,不仅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结底都是由工人创造的。所以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剥夺”、“剥夺者”是完全合理的。资本家全部原有资本会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
再次,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无产阶级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工人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所以,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乃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三、试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的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反应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即由于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和与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由于资本追求超过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家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设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导致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这将对无产阶级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三)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随着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不断进行,单个资本量在不断地增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必然会造成两种相反的结果:
1.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的比重则日益相对地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日益相对地减少,在有些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决对地减少。
2.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这主要因为:
①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操作变得简单,导致大量的妇女儿童涌进工厂;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加入劳动队伍; 
③人口的绝对量,劳动力的绝对量在不断地增加。
这样随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日益增加。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亦即失业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失业或半失业人口,其实质是相对过剩,即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
结论:可见相对的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其特有的人口规律。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意义: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大量相对过剩量后,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概念部分(名词解释、单选、多选)
(一)产业资本循环 P99
1.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值的形式,实现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现实运动是进行连续的不断地循环。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P99-100
1.货币资本循环(G-G’)的特点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资本,终点是已发生了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它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剩余价值,因而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2.生产资本循环(P-P)的特点是: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再在生产过程。
3.商品资本循环(W’-W’)的特点是: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所以它反映资本生产是不断的再在生产过程。同时,也表明商品全部出售,是产业资本正常运转的条件。
4.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P100-101
①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
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地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的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上的转换。
③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互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四)资本周转 P102
1.多选: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方面进行考察。
2.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循环周期的时间,它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循环周期时间,他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3.周转次数: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通常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如果“U”表示“年”,“u”表示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一年内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是:n=U/u
4.资本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的关系: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如果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字段的周转时间越长,字段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
(五)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P104
1.定义:
①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出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
②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的形式存在的资本。这两部分资本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周转回来的。 
2.划分依据:划分固定资的和流动资本的依据,试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六)固定资本的损耗 P105
1.固定资但的磨损,根据其原因到不同,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又成为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称为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2.多选:无形磨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七)固定资本的折旧 P106
1.固定资本的折旧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
2.每经过一个生产过程,提取的补偿金额叫做折旧费和折旧金。
每年平均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固定资本使用年限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x 100%
(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P106-107
1.定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机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2.公式:预付资本一年中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3.多选: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①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的影响;
②售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影响。
(九)年剩余价值率 P108
1.定义: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2.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其计算公式为:M'=M/v=m'vn/v=m'n
3.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同,
①二者表示的涵义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则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②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年剩余价值率通常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只有n=1时,M'与m'才相等。
(十)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P108
1.单个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2.社会资本: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
3.单选: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及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就是总产品的实现。
(十一)社会总产品 P109
所谓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
(十二)马克思研究资本再生产两个理论前提 P111
1.总产品的构成:
①从物质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②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普遍资本和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组成部分。
与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一部类,用符号“I”表示;另一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II”表示。
(十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P113
1.I(v + m)=II c 这个条件表明,在之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2.I(v + m)=II c 的引申公式:
①I(c + v + m)= Ic + IIc (全社会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全社会生产资料的总需求)反映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供给、需求之间的平衡。
②II(c + v + m)=I(v + m)+ II(v + m) 反映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供给、需求之间的平衡。 
(十四)多大再生产前提、实现 P114
1.I(c + v + m) > Ic + IIc,即I(v + m) > IIc
2.II(c + v + m) > I(v + m/x) + II(v + m/x)
简化为:II(c + v+ m/x) > I(v + m/x)
3.社会资本多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I(v + ^v + m/x) = II(c + ^c)
②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反映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③II(c + v + m) = I(v + ^v + m/x ) + II(v + ^v + m/x)
反映了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十五)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P118-119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而进行的,这时候会发生第一部类生产比第二部类生产增长更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也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的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越好。 
(十六)经济危机 P119
1.定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从19世纪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的一种周期性的经济现象。
2.经济危机的表现:生产相对过剩。
3.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十七)危机的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P1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十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
(十九)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2.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3.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出现了所谓的“滞胀”,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日期:2004/6/16
编辑:达德教育
来源:www.dadeedu.com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相关链接:

《大学语文》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上课时间及领书通知   [2007/7/23]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6/3/25]
《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上课时间通知   [2006/2/22]
2005年7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5/8/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5/7/13]
2005年4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5/5/17]
2004年4月全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5/3/11]
2004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4/12/2]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4/10/6]
2002年10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课内容(重点、难点)   [2004/6/16]
200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4/6/15]
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   [2004/6/15]
2002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04/6/15]